找到相关内容1477篇,用时3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最初的根本佛法

    ,名为寂静。”《杂集论》说:“何故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从以上的解释可知,“涅槃寂静”是一种灭除贪、嗔、痴、慢、疑等诸烦恼,身无恶行,心无恶念,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  ...,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一有一首偈语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94569191.html
  • 星云法师:学道者的魔障

      《俱舍论》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1.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2.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种。  ...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2969464.html
  • 佛教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讲授提纲(2)

    区分的议论,但五种的名目还不甚确定。他的思想根源有两个:一是来自《摄论》,梁译《摄论》中,对佛教有这样的区分:小乘、大乘、一乘。把大乘理解为不定乘(有的从声闻来,有的从缘觉来,有的从菩萨来),则有三...天台教大意》。  〔六〕智顗:《摩诃止观》第五上,观心十法门中第一门。  〔七〕吉藏:《大乘玄论》一、二。  〔〕佚名:《三十唯识论要释》释“是诸识转变”颂段。  〔九〕宗密:《注华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1769588.html
  •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相互影响,彼此融合,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   《六度集经》中还有一些故事也是伴随佛教文化传播而在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中留下它们印迹的,如“明度无极章”“镜面王经”中楔入的“瞎子摸象”...般的重要意义。但本经并非单纯说教,而是将六度义理借说故事给以通俗生动的表达。《六度集经》的通行文本为8本,标明为91章,略去4章序言与阐释文字,实有87则故事。在87则故事中,以人物或动物为主要角色...

    刘守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63870028.html
  • 中国佛教文化论纲

    ),无疑是“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的洪水猛兽(《弘明集》)。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唐代,结果佛教徒接受了“人王即法王”的思想,被迫放弃了沙门不敬王者、不拜俗亲的传统。  佛教所主张的“...客体。.后者以“四谛”(苦、集、灭、道)为中心说,包括“正道”、“十二因缘”、“五蕴”等理论,并由此形成大、小乘。在释迦牟尼之后,不但形成了一套完整、复杂的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主张平等、慈悲的道德...

    魏承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74570090.html
  • 涉及吐蕃美术的唐宋画论

    佛门正统》。   (17)R. H. Van Gulik, Chinese Pictorial Art as Viewed by the Connoisseur: Notes on the ...银局造银环、麝香等。画幅高九尺五寸、阔尺。   (30)《文献通考》六二《职官考》十六“都大提举茶马”条载:“宋熙宁七年始,三司盐铁判官李杞、三司勾当公事蒲宗闵,经画川蜀买茶,充秦凤、熙河路博马。就...

    谢继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54270304.html
  • 佛禅“法”“悟”于诗论的影响

    碧严 )  这是禅人彻悟的妙用妙境。是故“活法”、“无法”之理念  ,均由彻悟中来,周孚云:  夫前辈所谓活法, 盖读书博,用功深,不自知其所以  然而然,故活法当自悟中入。 …… (见蠹斋铅刀编...一句酬对,竟  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 屡乞沩山为说破,  山曰:我若说似 (示 ) 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的是我  底,终不干汝事。(五灯会元九 )  香严智闲,乃禅宗沩仰宗大师,此一段...

    杜松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0970800.html
  • 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0窟北壁壁画新解

    发表于Nalinaksha Dutt   所著 Gilgit Manuscripts, Srinagar, 1939   【注七】:见《大藏经》第五二第三八六页。   【注】:详细统计资料请参见李玉[王+民]〈敦煌药师经变   研究〉,见《故宫学术季刊》第七第三期(一九   0年)抽印本第六─页。   页79   光经》)便是现传为帛尸梨蜜多罗的「灌顶经卷十二」,(也   就是我们合称为「...

    宁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1970809.html
  • 后汉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寺院之分布(2)

    十三年(二0)在洛阳佛  寺校定悉具足。支谶又与竺佛朔于光和二年(一七九)在洛阳译  出『道行般若经』十,沙门佛大在洛阳城西菩萨寺中抄写。  因『道行般若经』的翻译未尽精善,乃有朱土行往西域寻  原本...支那佛教  ?研究』第一。又见山崎宏『支那中世佛教?展开  』第一部。  注 七:唐、道宣『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大正藏  』四五,页八八二─八九六。  注 :参见长尾雅人『佛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4070823.html
  • 试论隋与新罗的“佛教外交”

    梁朝送新罗僧人回国另有目的﹐则陈朝遣送官员和  僧人﹑佛经往新罗﹐同样可能不是纯粹的宗教活动。《北史  》齐纪河清三年 (564)是岁条﹐载新罗遣使朝贡﹐结果  似乎是次年二月甲宣条所记﹕「诏以...----------------------------------------  一﹑中韩纪录的差异  《隋书》八十一〈新罗传〉云﹕「开皇十四年(594)  ﹐遣使贡方物﹐高祖拜真平为上开府﹑...

    黄约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270924.html